image

【相聲瓦舍】2009年6月《兩光康樂隊》劇照

 

《又一村》究竟是哪一村?
其實就是鼎鼎大名的「影劇六村」啦!這次聽說村裏暗藏故宮國寶,引起各路人馬爭相搶奪,為了多撈「肥水」大家搶當公廁所長卻萬萬沒想到最「肥」的寶貝其實近在眼前......

文= Celine / 圖片提供= 【相聲瓦舍】

 

《堅持》

從馬路邊一路演到大舞台

說起台灣相聲,就必然會提到馮翊綱、宋少卿和他們共同創辦的【相聲瓦舍】。致力於相聲表演和推廣的【相聲瓦舍】創辦於1988年,當時就讀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大四的馮翊綱和大一的宋少卿,以及金尚東等幾個相聲同好,利用課餘時間在戲劇系中庭表演相聲,還號召同學帶便當前往觀賞。瓦舍的基礎自那時開始一點一滴累積,從馬路邊公演到小劇場,從小劇場到大舞台,在為夢想努力的過程中也曾遇過批評和挫折,但他們始終保持對相聲的熱情,創作出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今年,瓦舍邁入第23年。

瓦舍的成立和團名發想都始於一個「在劇場裏說相聲」的想法,希望觀眾走進劇場看相聲,而這個概念緣起得從馮翊綱說起。高中畢業後考了三次才考進藝術學院的他,一進去即積極參與各項戲劇創作和演出,當時他的老師賴聲川,知道他對相聲表演很有興趣,於是找他參與演出【表演工作坊】的創團作《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也啟發他對相聲表演的興趣,讓馮翊綱從此和相聲結下了不解之緣。雖然當初表坊這齣作品並不是為了推廣相聲而作,而是藉由相聲的形式來反映台灣社會快速消失的傳統事物和價值觀。然而作品一推出即在當時引起轟動,也意外喚起許多人對相聲這門漸趨式微傳統藝術的記憶。

 

《創新》

讓相聲創作走出傳統窠臼

要說瓦舍的相聲是現代相聲,有別於傳統相聲的演出,馮翊綱肯定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認為相聲不該有現代或傳統之分,而是適應每個時代以不同的語言形式,因此給觀眾不同的觀感。在問到相聲段子的設計是否存有哪些既有模式時,馮翊綱表示很多人說有,他也認為可以有,但不認為一定得存在。他說從過去到現在有不少傳統相聲作品留存,自己也寫了那麼多相聲,其中的確可找出一些「創作法則」,但這就像音樂創作一樣,我們可以學習和理解已經存在的方法,但一段時間之後,勢必要跳脫別人的影子,找出自己的特色,否則哪來如此多元的音樂風格,大概也不會有周杰倫的存在了。

相聲也是一樣,從19世紀後期有相聲出現到現在,說相聲的語言在改變,演出場地在改變,劇本內容甚至服裝和道具也都有相當程度的變革,如果一味講求追隨傳統,劇本素材無法符合時代生活,也很難讓每個「當代」的觀眾接受。

目前瓦舍的相聲劇本都是由馮翊綱獨立創作完成,由於和搭檔們多年配合下來早已養成良好默契,大家對馮翊綱的創作功力絲毫不懷疑,而馮翊綱也會盡量寫到一次定稿,讓劇本內容符合實際演出需求。在排演過程中,演員可能會依自己表演過程的體會,建議更換某句台詞長度、語速等等,不過這些都是良性的溝通,而且也是藝術上的一種「二度創作」,但並不會因此更改劇情內容或走向,只是為了讓相聲演出更有笑點或是更有感動力。

 

image

【相聲瓦舍】2007年12月《鄧力軍》劇照

 

《趨勢》

新作品加入年輕流行文化元素

這次瓦舍推出的新作《又一村》,分成上半場和下半場各40分鐘的獨幕劇,兩個劇的風格截然不同。上半場作品〈奪寶戰國廁〉,改編自【相聲瓦舍】的經典舊作〈戰國廁〉,除保留原有的眷村故事背景外,並搭配故宮近期的古文物展,將故宮珍藏的國寶文物編入故事情節,賦予經典全新風味!舊作〈戰國廁〉原來是由馮翊綱負責逗哏(主述),宋少卿負責捧哏(幫腔),這次的〈奪寶戰國廁〉則改由黃士偉逗哏,馮翊綱捧哏。

下半場〈竹林七嫌〉的靈感來自大文豪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竹藪中》,由馮翊綱執導,宋少卿、時一修領銜,與新血阿肯共同主演。《竹藪中》的故事說的是一樁命案,但因證人各說各話,最後始終沒有真相。馮翊綱將《竹藪中》的竹林場景改編成舞台版本,《竹林七嫌》則對應竹林裡七個惹人嫌的傢伙,由宋少卿和時一修各分飾三個角色,阿肯飾演兩個。咦?大家有沒有發現,明明說是七個傢伙,怎麼加起來變八個呢?想知道真相如何,請自己進劇場看分明!

而原是嚴肅的劇情,馮翊綱將之喜劇化,並稱它為一種「新式喜劇」的試驗。因此在角色的造型設計上採用「Cosplay(角色扮演)」的概念,像是宋少卿的造型看起來像雲州大儒俠,阿肯的兩個角色怎麼看都像米奇老鼠和米奇老鼠的媽媽,時一修則完全像假面騎士裡怪獸的女王。

他表示用這樣的設計概念是因為觀察到現在亞洲的年輕人,對於他們所喜歡的動漫人物有一種開放性的嚮往。過去看漫畫似乎是不唸書的小孩才做的消遣,或者是一種幼稚的行為, 但現在情況早已改變。他舉例像是日本羽田川到台場的玻璃科幻交通船,就是由《宇宙戰艦大和號》和《銀河鐵道999》的作者松本零士所設計,過去這些漫畫人物根本沒機會站上檯面, 但如今不但廣受歡迎, 甚至成了年輕人所崇拜的文化大師。因此每到週末假日, 常有機會看到打扮成漫畫人物造型的年輕朋友在街上逛,媒體多用「宅」一字簡單帶過。但馮翊綱認為,這些接受所謂「次文化」成長的年輕人,等他們到了一定年紀, 次文化對他們

而言就變成「文化」了。

瓦舍這次的演出還有一個重大突破在於舞台設計的部分。馮翊綱表示瓦舍從這齣戲開始聘請駐團設計師,接下來他將會為瓦舍的每一部作品思考不一樣的視覺呈現。過去當然也會針對相聲演出的舞台背景和場景做設計,但頂多也就是概念的呈現,談不上什麼整體創意。但接下來,駐團設計師會依照每部戲的劇情和角色,量身設計包括戲服、舞台場景甚至燈光表現的部分,作整體視覺上的規劃。

 

《功課》

想學相聲先學好課本知識

相信馮翊綱說相聲這麼多年,必然遇過不少想登門拜師的年輕人?對此,馮翊綱認為很多人對說相聲這門表演藝術都有嚴重的誤解,以為說相聲很簡單容易,只要字正腔圓口才好,能言善道或是反應夠快就行了。他正色說,這樣就想來說相聲,實在差太遠了。他表示沒有一個現今在舞台上比較站得住腳的相聲演員是不唸書的,以為靠張嘴隨口謅幾句就算是相聲的人,根本沒資格說自己懂相聲。他舉例說包括大家熟悉的演員樊光耀、金士傑、李立群,甚至是相聲大師吳兆南還是「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的撰述委員,他們能不唸書嗎?所以他建議年輕人若真想說好相聲,那就先好好唸書吧!

 

~更多訊息請參閱《myplUs加分誌》六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yplUs+加分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