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Health/走出去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40 走出去-1

India 神秘魅力 不思議!

近來印度觀光廣告打得可真夠厲害的,不論老少,那句雙II口號都令人印象深刻。即便沒宣傳,光是泰姬瑪哈陵的美麗水中倒影與那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也夠吸引人了。

金磚四國的成長魅力、舉世垂涎的軟體人才、史上最迷你的塔塔車…, 21世紀的印度呈現了不同以往的面貌。不過,你該不會以為這些就是印度的全部吧?打開這個文明古國的大門,去印度純觀光? 那你就弱掉了,現在最夯的是去印度學古典舞啦!

myplUs+加分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45-走出去 2

空檔年不空轉 滾石人生更精彩
壯遊青春行


壯遊(Grand Tour)是東西方世界皆有,擁有悠久歷史與崇高目標的旅遊方式,不同於套裝觀光旅遊,壯遊是旅遊時間比較長,與旅遊地更為貼近,或者旅程中會有挑戰,乃至於因為不同小細節或目的而更有體驗性的旅行。

在壯遊中,旅人不但得以認識不同文化,拓展生活經驗,還能在旅行中發掘自我,或幫助他人,有其非凡的意義。西方壯遊歷史可溯至16至18世紀期間,年輕歐洲貴族子弟花費數年時間周遊各地,增長自己對不同風土的語言、建築、文化等人文及自然知識的理解,因交通不便,也沒有現代的攝影及錄影系統,「眼見為憑」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其實壯遊並非洋人專利!老祖宗開宗明義說得很清楚:「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走出自己熟悉的家園去見識世面,增長知識,的確比死讀書或讀死書要強得多!明代徐霞客窮30年遍及16省份的行旅,留下了至今仍具高度史學價值的「徐霞客遊記」,馬可波羅的東方遊記則引發了近代航海尋寶的風潮,影響之鉅,徹底改寫了近代文明歷史…旅行不但是個人的見聞,有時還是改變歷史的轉捩點。

 

陳國富監製。電影《轉山》前導預告片  原著連結:謝旺霖《轉山》

 

空檔年壯遊去,人生不停轉

這慣例在當代西方文明生活中仍有其影響力,其一便是空檔年/間隔年(Gap Year ),青少年們在高中畢業上大學前,或進入大學頭一兩年後,會利用一年時間外出旅遊或擔任國際性非營利組織的義工,透過這一年,發展國際觀,學習生存技能,增進自我了解,對於未來求學與人生規劃,才能以更符合自己性向與興趣的方向去落實,對於進入社會也有更好的準備與調適。

myplUs+加分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年國際參與行動計畫成果分

想要提昇國際觀,光看媒體報導是不夠的,得走出國際才知道真正的世界長什麼樣子。由青輔會主辦的﹁青年國際參與行動計畫﹂今年已經是第5屆,主要目的在於推動台灣青年投入國際事,透過國際參訪交流的機會,讓青年獲得自我成長,且能轉化成回饋社會的實際能力。此計畫由有志推動國際參與的民間團體,與大專院校合組成18至35歲的青年團隊提案報名,再由青輔會審查選出值得鼓勵的團隊給予補助。

過去4年多來已補助69個青年團隊赴海外參訪學習,而團隊所倡議的主題涵蓋人道與教育、社區與族群、文化與藝術、民主與人權及生態與環境等,且足跡橫跨歐、亞、美3大洲。

今年共有31個團隊報名,審查後有17個團隊受到補助參與國際議題交流。為鼓勵更多青年學子參與,青輔會採用交流成果競賽方式,由團隊回國後上台秀出海外實習成果,然後挑出優秀團隊加以表揚。目前經初審選出12個團隊,其中像是有同學在法國羅浮宮美術館以英、法語建檔整
理台灣導演、錄像藝術家資料,保存華文藝術珍貴紀錄;有人在ECPAT international實習,協助製作新網站及更新既有網站資訊,並與來自世界各國的實習同學一起參與打擊兒童販運的方案等。

這12個團隊將於11月6日下午1時30分,假台大校友會館4樓會議室發表分享他們豐碩的國際行
動成果,非常值得未來有志加入國際議題倡議的青年朋友們前往了解喔!

myplUs+加分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X3T9961

生命初發的熱情

街舞,無所不在的動感。從捷運的地下空間、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的廊道,還是廢棄工廠的塗鴉牆旁甚至是自己房間的鏡子前,街舞跨越太平洋而來,已經從次文化發展成Y世代的共同語言。從舞步、音樂到配飾到年輕人追求社會進步的精神,街舞,不只是跳舞,更是專屬這個世代的精神儀式,也是這個世代表達自我獨一無二的方式。

VX3T4562

你也尬舞嗎?

談街舞, 你想說什麼? 是「嘻哈」(Hip Pop)?還是哈林區?又或者是那頭黑人卷髮?還是風格潮著?還是每分鐘超過一百拍的節奏?這些都是街舞,但這些也都不是街舞。街舞是什麼?

街舞(Street Dance)表演體力要好,肢體動作都很大,當然是年輕人比較容易玩。加上街舞進入台灣的時間其實沒有很長,發展空間還很大,所以,街舞一直被當作是一種青少年次文化。

那麼,街舞等於「嘻哈」(H i pP o p ) 嗎?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街舞和「嘻哈」同樣發源於美國大城街頭,隨性沒有明確定義就是街舞和嘻哈的魅力之一。不過,不是所
有嘻哈客都跳街舞,反之,也不是所有跳街舞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嘻哈客。日本街頭嘻哈教主NITRO表演時喜歡結合嘻哈舞曲和街頭舞蹈,不過, 其他的嘻哈客則不然。其實,嘻哈和街舞的結合可說是一種偶然,因為當年的嘻哈始祖們有人開始在街頭跳舞。

VX3T9829 VX3T3781

街舞的最大特色就在於解脫了舞蹈的場地限制,讓街舞具備不受特定時空限制的自由精神。正因如此,街舞可說是最沒有入門門檻的舞蹈, 沒有裝備或場地限制, 即使不能播放音樂,還能B-BOX人聲自製節奏音樂,無時無刻,就能自在起舞。

此外,街舞也是充份發洩身心壓力的好運動, 需要非常好的肌力和體力,才能表演出許多類體操的動作。不論任何年紀或生活經驗背景的人,都能享受街舞的樂趣,這是一種很健康正面的生活態度,可以帶著走,隨時隨地激發熱情。

在街舞世界裡Nothing is impossible!不似學院派的舞蹈形式有明確嚴謹,非黑即白的標準,街舞迷人之處就在於無限廣寬的自由空間,以及敞開心胸的高接受度,所以每個人都可以盡力追求自我發揮的極限,發展出自己風格,同樣一個running man的動作,無須做得精準到位,別人怎麼看不重要,自己喜歡最重要!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my plUs+》9月號

 免費拿街舞狂潮電影票:http://www.facebook.com/8light.myplus?v=app_4949752878

myplUs+加分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溫暖清澈的淺海最適合珊瑚生長,珊瑚礁魚類色彩鮮明,體態各異,形成爭奇鬥艷的動人海底景觀-這正是潛點擁有美麗景觀的基礎。對潛水者而言,正是因為這些美麗的潛點大有看頭,玩法又多,讓他們欲罷不能,義無反顧地奔向大海的懷抱。 

 

 國內著名潛點大公開

台灣四面環海,提供了良好的潛水場域,潛水人們一致推薦的在地著名潛點也不少:

綠島

綠島位黑潮北流通道上,海洋生物種類豐富,全球僅兩處海域才有的豆丁海馬,便幸運地棲息於綠島海域裡。綠鳥最著名的潛點景觀為被稱作「大香菇」的巨岩,以及數年前由政府放下的鋼鐵礁。

imageimage

            綠島潛水地標「大香菇」                                        鋼鐵礁

 

墾丁

墾丁水質清澈、海水年均滿在攝氏20至28度間,適合終年潛水,珊瑚礁區生態非常豐富。墾丁著名潛點景觀為七星岩,但因潮流湍急多變,不適合新手上路的潛水者,最好由資深潛水者伴潛為宜。

蘭嶼

蘭嶼因地理位置而較少人為污染,因而成為潛水人心目中的理想潛點,其中又以八代灣沈船最具代表性。

 

image

水肺潛水執照可以去哪裡學?

國內主要潛水學習管道為教練與潛水用具專賣店,通常潛水教練才會開設專業潛水用品店,來到專賣店裡可以找到老師,還能順道選購潛水裝備。

費用上,以取得初級執照費用為例,若包含裝備租借及場地使用,NT$12,000元左右算是合理行情價。有些個人教練會採取分別收費-教學費用乍聽之下非常划算,但如果學員人數多,可能必須自己負擔裝備與場地費用,還沒學好,就被迫先買一堆行頭,扣扣傷很大。

台灣潛水用品店可分為海邊店與都市店。海邊店多半租借潛水裝備,也會提供個人教練,因為時間很短,無法保證教學品質。海邊店往往結合民宿與餐廳等觀光服務,如果客人想潛水,可幫忙找導潛或處理出船;都市店則大量以教學為主,加上裝配銷售,或產品代理批發為,課程設計與時間上都較常態,有品質保證-因此王教練觀察到都市店的客群會隨著店面陳設有所區別,都市店較易吸引到女性學員,近五年來,女性學員急速增加,有後來居上的趨勢。

目前還流行移地實習課程,將本來選在東北角進行的海洋實習課程,直接拉到海外風光明媚,全球知名的潛點諸如菲律賓、關島、帛琉、美娜多、普吉島等地實地操作。如果採取海外地區的海洋實習課程,費用上除潛水法教學及學科常識的NT$9,000元,會因地點不同,還有航空公司與渡假村,另外加上約NT$25,000至NT$35,000元。

首創此舉的王教練表示,曾有學員在台灣海域完成海洋實習後,因為景觀不優沒興趣玩潛水。當初會想把海洋實習移地進行,只是希望讓學員直接在景觀優美,生態豐富的潛點感受水肺潛水的終極樂趣。

 

~更多訊息請參閱《myplUs加分誌》六月號~

myplUs+加分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1-final

傳說中,亞特蘭提斯這個由海神波塞頓賜予的古國度,是最初的人類文明記憶。因此,重回亞特蘭提斯這個沈睡於大海深處原鄉的想望,招喚著世世代代的人們奔向藍色海洋…….

生物史推論所有生命皆起源於海洋生命的漸次演化,終至於能以雙腳(或四隻腳)走出海中,踏上陸地。然而人類對海洋基因的遙遠記憶,卻不曾隨著時光消失殆盡總是在浪濤拍打著岸邊之際,以相似的節奏在血液裡翻騰著同樣的迴聲……所以,我們重回海洋的懷抱!

 

image

潛水 趣 ─今夏海底總動員!

潛水的起始-軍事活動轉為休閑娛樂

潛水不是近代產物,歷史記載顯示在2,8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即已採用羊皮袋吹氣後,協助士兵在水中攻堅,1,700年前的「魏志倭人傳」裡亦有漁夫在海裡潛水捕魚的記錄,西元1,720年英國人更以訂製木桶潛至水下20公尺處進行海底打撈。

近代潛水歷史則始於160年前的頭盔式潛水,英國人郭蒙貝西發明了由水面上的幫浦運送空氣的機械潛水,1924年玻璃面鏡問世,結合水面幫浦,成為水肺潛水裝備前身。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明了密閉迴圈結合空氣瓶裝置,是一種作為特殊軍事用的空氣罩潛水器。二戰末期,法國開發開放式空氣潛水器,並於1945年前後在歐美大為流行。潛水裝備的進步帶動潛水運動蓬勃發展,日漸普及,原本以軍事目的為主的水下活動,漸漸成為休閑娛樂的運動。

 

潛水的樂趣在哪裡?

海洋是無重力體驗營

「能夠像一隻魚一樣地在海中悠游,讓人又興奮又覺得很幸福。」從事金融業的潛水老手Vanessa表示。在潛水人口中的海洋世界,常被暱稱為「內太空」,因為相對於地球之外的外太空,海洋世界也是個沒有重力的空間,「如果沒辦法登上月球,可以去潛水感受同樣零重力的感覺。」

在沒有重力的空間裡會有什麼感覺?大概只有魚、太空人和潛水員才知道那是什麼樣的感覺。「可以不用吊鋼絲,不用氣墊床,就能做出武俠片裡才能做得到的各種特技動作。」潛水教練王雲慶這麼說,幾乎所有想像中的動作,都可以在海裡做得到:翻滾、迴旋踢…,那種快樂的心情,沒有潛水過的人實在很難想像。

當然對於潛水新手來說,要能體會到這種快樂之前,得先學會習慣沒有重力那種「無依無靠」的新奇感受。一旦能掌握所謂的「中性浮力」-即人體重量與水的浮力相等,人體在水裡處於不上不下的飄浮狀態,就能開始摸索各項安全又開心的肢體體驗。

 

image image

比外星球還有趣的海洋生態

海洋裡的生態景觀則是另外一個令潛水人念念不忘的美麗原因。

那是一個全然不同於陸上生態的世界,因為水中光線折射等種種問題,其實水底世界看起來與實際大小總有些落差,但這不影響那些生物體令人無力招架的迷人魅力。「雖然照片拍起來很漂亮,但總不如眼見為憑。」Vanessa說。幾乎所有潛水者都會習慣帶著相機去潛水,將水底世界的美麗動態拍下來-近年來因為數位相機的技術與設備非常發達,更有人為了拍攝水底世界而開始投入水肺潛水的行列。

不要覺得藍藍的海水裡除了一片藍色,什麼都沒有,其實海底生物的形體與顏色,或許還遠比陸上動物與植物的模樣來得繽紛多變,由迷你嬌小跟手指頭差不多大的小丑魚,到大得幾乎抱不住的鰻魚,可看性更高。

由於水面以下是一個寂靜無聲的世界,如果不是水肺裝備所產生的吸吐氣聲及泡泡,那是一個全然安靜的地方,沒有令人覺得崩潰的喇叭聲,沒有奪命連環扣的手機鈴聲,沒有喧嘩的人聲…想像一下那是多麼令人放鬆的世界。看著滿滿的珊瑚礁上不同形狀與顏色的海葵與海綿植物,在海水裡輕柔地一如陸地上的樹梢在微風裡娜婀擺動,搖曳生姿,又是另一種不同的美感。

 

image

結群成黨的有氧運動

潛水是對於身體與心理都有正向幫助一項運動。在無重力的環境裡運動,可以有效增進心肺功能、肌耐力、肢體協調-潛水是可長時間從事,但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於促進新陳代謝以及消耗體脂肪也有很好的作用。

然而除了自由潛水是正式比賽外,潛水不是一項競賽性的運動,而是一項講求同伴同行的團體活動。水肺潛水嚴格要求執行潛伴制,至少必須二人結伴下水,以免發生意外無人可求救。所以水肺潛水往往都是一群夥伴揪著出海去玩,在生活步調緊湊,工作壓力沈重,人際關係日益疏離的今日社會裡,這對於個人身心壓力無異有很好的調適效果。

有些潛水者說在廣大無邊的海洋上,就能感受到無比的放鬆,可以忘卻很多不愉快與壓力-或許,因為人類在子宮的羊水裡發育成長,那熟悉的波濤聲還留存在我們細胞的記憶裡,當我們潛入水中的瞬間,重新喚醒了這美好安全的印象,讓我們回歸到生命裡最原始最純真的那一刻。杜拉拉

衝浪音樂祭海邊五月天圖騰就醬彎彎九把刀周杰倫蔡依林SHE

[[更多精采內容都在6月 my plUs +分誌]]

文= 編輯部 / 圖片提供= 橘子鯊潛水學校、王雲慶、Vanessa

myplUs+加分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夢工廠.JPG 

一群被質疑的草莓族世代面對所謂的人生夢想時

要如何鼓起勇氣揭開生命中獨特的潘朵拉盒

激盪令人驚艷的火花......

如果,夢想不會只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題! 

 

不再複製的生命符碼 

 

    「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的每一分鐘,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跟著希望在動…,這首張雨生「 我的未來不是夢」,唱出每個世代年輕人對夢想的追尋及憧憬。因為年輕,可以肆無忌憚的揮霍、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因為青春,更有追尋夢想的本錢。不過,當每個人的夢想變成了一個又一個複製的罐頭產品時,這還是夢想嗎?該如何從枷鎖掙脫、從夢中醒來? 

 

   由大人眼中的尼特族、草莓族的七年級生所組成的再拒劇團,一群標榜著拒絕長大、尋找自我的年輕人,在標新立異的表面之下,正嚐試著尋找答案……

 

    劇團的靈魂人物,導演黃思農深有所感的說到,外表看似叛逆、冷漠的背後,不是對現實的視若無睹,只是他們不想淪為「金錢即成功、出名為夢想」不變價值觀下的犧牲品。當所有人的夢想,只是遵循他人腳步時,這句美麗的口號,不但沒有實現夢想,恐怕只會帶來更多殘破的結局。

    美國夢工廠-14.JPG

這是誰的夢想度量衡   

    「美國夢工廠」導演黃思農指出,這句話其實原本指的是每位歐洲移民者當初懷抱的理想,他們期望到新地方有個新生活,是一個個白手起家的故事,也是上一代努力追尋成功的信仰。有趣的是,即使身在太平洋彼岸的我們早已跳脫了這個世代、逃離了這樣時空,許多人卻依舊依循著這樣的美國夢規則,活在「夢想」當中。

 

    當全世界都複製美國文化, 美國夢就更恣意在全球差異的文化中生根、茁壯。大家口中的夢想,其實不過是活在美國霸權陰影之下,無力掙脫的一種物質主義。簡單而缺乏思考的美國夢,帶給某些人正面積極的成功形象,卻同時帶給更多人難以承受的、負面的複製效應。

 

    「美國夢工廠」希望藉由一段又一段的美國夢交織文化現象,反映現代人普遍「跟」夢不追夢的盲從問題。就如美國希爾頓飯店千金像芭黎絲希爾頓旁的迷歌迷姐;而以素人爆紅的英國蘇珊大嬸,又造就了全球多少仿製的素人追星電視節目。事實上,美麗的「夢想」背後不過是用美好的許諾包裝,為資主本義除魅。就像當我們打開電視新聞總是看到郭台銘的婚禮、闊氣的年終尾牙時,多少人所謂的人生目標已經悄悄毫不考慮的設定完成。

 

同一個世界造就同一夢想

 

    「仰望光, 是因為我們在黑暗裡。但,我們總是在黑夜裡」黃思農引用夢工廠的劇中台詞說到。沒錯,身處於多彩糖衣包裹的黑暗中,我們都不自知,依然無知的以為黑暗中會出現一絲光明。

 

    我們看到北京奧運會, 大家高唱「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但這是誰的夢想?我們總是希望這個世界變的更好,這會不會只是表面的口號。就像「以愛為名」的口號一般,征服了這個國家,同化了世界觀,變成全球化的恐怖工具。

 

    透過「美國夢工場」這齣戲,再拒劇團想表達的是─真正的夢很卑微,努力的實踐才能更靠近。也許並不是你想擁有什麼?而是你想改變什麼?黃思農強調。

 

虛實交錯的夢與現實

 

    「美國夢工廠」運用殘酷性、非寫實手法,由一段又一段故事的組成。例如劇中一位年輕人打工時分神,遨遊在夢境當中,卻呈現一種逃離現實、無人在意的苦悶。黃思農希望透過各式各樣不同人的夢想,銜接交織出完整的故事情節。劇情中也穿插演員班底裡的真人真事,就像劇中有幕年輕人去英國讀書,畢業後想留在英國追求夢想,向家人借錢卻被父親拒絕一樣。用真實穿插虛構、用夢境夾雜現實,一種虛實交錯、遊走夢境的手法引喻人們從現實上逃離,醒來卻什麼也不記得的困境。大夥都在盲目追求,重覆同樣的事情,不斷追尋、逃避、夢境中反覆交替。

 

    不同於全是戲劇科班出身的表演劇團,在2002年創立的再拒劇團,成員都很年輕、皆為年齡層介於2040之間的新一代劇場工作者,透過劇場尋找這一代年輕人,在社會、文化與階級等問題上的位置,以及反抗的生活實踐。

 

逆風成長向前尋夢

    美國夢工廠-9.JPG

 

    「再拒」過去多以社會觀察做為創作的發想,每年推出一到三個中小型演出作品。例如「沉默的手」,探討移工問題;「咒」則勾勒追求真理過程中,人的妄念如何吞食自身;「宛如幼蟲」描繪被社會排拒在外的原初情感。再拒成立當初是透過別的劇團接案子學技術,透過不同背景創作過程,轉換不同的創作形式,再慢慢確定自己的劇場定位。一直到這幾年累積有成果之後,才有較多機會在非正式表演空間或「黑盒子」等劇場空間進行表演。

 

    劇團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像導演黃思農本身之前念哲學,後來再轉戲劇系,這些跨界元素也造就再拒總能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尤其,黃思農提到,劇團的演員都會自我訓練、自我要求。他們明白身為演員及明星的不同,就像戲劇大師葛羅托斯基說「演員是神靈的職業」,看重自己的立場、尊重表演角色,哪怕只是眾人眼裡卑微的一角。

 

    雖然多數人對再拒印象是冷酷、反叛的,負責本次美國夢工場的新聞公關人員鄭成功卻認為,那是誠實,更是坦白面對。七年級生所謂的不妥協,只是不熟悉,不代表冷漠。就像「再拒」從不打大眾口味,反而不斷檢視社會上習以為常的文化符號。

 

    對每個人來說,「做自己」始終是個漫長的過程,也許終究有一天你會在美國夢工場醒來。即使現在的你回答不出來,但你也不需盲從、更不要什麼都不做。521日到30日,到「美國夢工場」體驗一下從「南柯一夢」中醒來的滋味吧!

 美國夢工廠-13.JPG

小編碎碎念:《美國夢工廠》今天(5/21)晚上開始在牿嶺街小劇場演出,票價450元,有興趣的朋友千萬別錯過喔!!

牿嶺街小劇場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牿嶺街5巷2號

myplUs+加分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鐵道迷的自白 

MP002-走出去1.jpg 

逢年過節跟著父母返鄉探親、寒暑假想去其他地方遊玩,乃至於天天通勤上班上學︙搭火車是許多人打從兒時起即擁有的生活經驗及記憶,那些發生在鐵道與火車廂內的故事與行走的記憶,讓鐵道與火車站背後所建立的情感連結造就了日後許多人對於鐵道那不可言喻的親切感…

鐵道迷(Railf an)是怎麼一回事?

你是否曾經在月台上,在鐵道旁,看到有人全神貫注地拿著大砲型的高級相機,似乎在等待著什麼似地,或者對著月台或火車上某個小物以怪異的角度狂拍個不停;還有人可能拿出簡直可媲美戶外拍電影的同等級專業收音設備,對著即將出發的火車,月台上的廣播器或車廂內的廣播靜靜收錄聲音…?


你是否曾經聽過,或親身見識過,不論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對於新幹線或高鐵的車廂型號如數家珍,或者對於鐵道沿線的站名能倒背如流,絲毫不出錯?

以上這些只是﹁鐵道迷﹂這個千變萬化,豐富繽紛的萬花筒世界裡,非常小的一部份。鐵道迷的存在並不是異軍突起的風潮,從鐵道進入人類文明以來,人類對於會轉動的,會發出聲響的巨大機械那種與生俱來的好奇與著迷,即已存在了。

鐵道迷還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全球現象。不論在台灣還是其他國家,特別是十九世紀即開始發展鐵道的歐美工業國家例如英國、法國、德國等地,對於鐵道的研究與欣賞早已是行之有年的一項專門興趣。

 MP002-走出去2.jpg MP002-走出去5.jpg

日本鐵道文化的影響

台灣的鐵道迷往往會朝向日本見習,或者視前往日本進行鐵道探索旅行如朝聖般意義重大,曾任台灣鐵道文化協會會長,大學時期即已投身鐵道迷行列的鄭銘彰表示,除了台灣鐵道發展奠基於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運輸原物料及兵力而對於建設台灣島內鐵路不遺餘力,在許多方面台灣鐵道確實與日本鐵道有著相似處;但日本鐵道文化的發展境界正是全球所有鐵道迷們心目中的夢想願景,才是讓許多台灣鐵道迷前仆後繼地前往日本最大的原因。

他舉日本鐵道便當達人與以大量應用鐵道為場景的著名推理小說家西村京太郎為例,日本鐵道文化之如此興盛,正是因為發展歷史悠久,早已發展出無縫隙轉乘的鐵道運作模式,才能提供鐵道迷們專精於某些品項的發展基礎。

玩鐵道的樂趣在哪裡?

鐵道迷的世界裡男生比較多,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女生加入鐵道迷的行列( 女性鐵道迷被稱為「鐵子」 ) ,問起鐵道迷們為什麼能樂在其中,還樂此不疲?許多鐵道迷異口同聲,毫不猶豫地表示:「因為巨大的機械很迷人。」特別是男性,自幼或許是天性使然,或許是因為父母總會給男孩子玩些交通工具或機械相關的玩具,鐵道這機械文明的象徵對於以男性為主的鐵道迷族群來說,有種難以解釋的莫名吸引力。

鐵道與火車那量體感十足的視覺震撼效果,宛如交響樂章般此起彼落的各種聲音,乃至於屬於鐵道才有的獨特氣味( 蒸汽火車尤然) …加上機械組合形成的行動能力與能量所帶來的感官及心理層面上的感動,「鐵道是一種五感兼備的感官體驗。」鄭銘彰如是說。

一如許多北上居住的人家,鄭銘彰常常在過年時期跟著父母搭火車返回台南麻豆的老家,火車除了以那巨大的量體感擄獲了他的好奇心,更有趣的是在那火車奔馳的旅行時間內,火車車廂裡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他還記得在火車上會遇到其他的小朋友,雖然城市與鄉下的孩子生活經驗不同,看彼此的穿著打扮就知道來自不同地方,但是在火車裡至少是「人人平等」,大家在這特定的空間與時間點上有了交會,這正是搭火車的迷人之處。

除了生活經驗與兒時回憶,與鐵道相關的卡通影片也讓鐵道深植於我們腦海裡,例如鐵道迷們津津樂道的日本卡通影片「銀河鐵道九九九」,讓許多人在親眼目睹鐵道龐大規模,氣勢壯濶的實體,更覺得幻想成真,而對真實的鐵道產生更為熾熱的情感。

鐵道文化因為包含的面相很廣,鄭銘彰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提供了去探究其他領域的入門機會:舉凡歷史文化、風土民情、建築與土木工程、都市規劃…,他舉鐵道軌矩為例,全球鐵道的軌矩有許多不同的尺寸及標準,即使鄰近國家,乃至一個國家內不同地區,鐵道都有可能採用不同的軌矩,這與該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乃至於過往歷史都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鐵道是最在地的技術。」目前熱衷於廢線跡調查的他,透過舊地圖與過去的地方誌等史料紀錄,重新認識台灣在地的歷史與文化,對於台灣鐵道發展歷史又有了全然不同的認識。

MP002-走出去3.jpg 

隨意輕鬆走的鐵道人生

對於許多人刻板印象中的鐵道迷們是對鐵道極度深入鑽研的宅文化,鄭銘彰認為這不是鐵道迷的真實面相或精神。鄭銘彰說不需要對鐵道有非常深入的專業了解,同樣也能享受鐵道文化的樂趣-這是一個老少皆宜,鼓勵大家一起走出去的健康活動。

上個月才與台大鐵道社的學弟妹們一起慶祝建社二十週年的鄭銘彰,帶著女兒與父母一起參加慶祝活動,搭乘台北市目前碩果僅存的一段地上鐵道( 曾幾何時,台北市已經成為一個看不見鐵路平交道,再也聽不到平交道放下柵欄時叮叮作響警示鈴聲的地方? ) 一路駛至十分寮,他說自己的家人從未有過這樣的經驗,而能夠一家老小共同開心參與的活動也確實不多,看到二十個年頭過去了,新生代的鐵道迷們延續著對於鐵道文化的熱情與支持,更讓他體會到鐵道文化保存下來的重要性。

他回憶大學時期在課餘時間裡, 常常與三五好友一起跑去搭火車, 從台北一路到牡丹或三貂嶺車站, 享受搭火車旅行的悠閒時光, 飽覽沿途的美好風光, 鄭銘彰說即使台灣幅員面積不大, 但島內大大小小的鐵道路線已經夠鐵道迷們玩得不亦樂乎了。近年來非常時興的鐵道支線旅行,例如菁桐小火車、阿里山小火車…等都是想要感受鐵道文化樂趣的好選擇。

問起鐵道迷的旅行配備,鄭銘彰說他隨身攜帶數位相機或數位錄音機,握著車票,加上一瓶飲料,坐在靠窗座位--這可是鐵道達人必選座位,在這樣一個專屬的自我空間裡,細細品味搭火車的幸福感,因為「每次規劃一趟鐵道旅行,就是一次非常個人的私密探險。」鄭銘彰感性地表示。 

MP002-走出去9.jpg    MP002-走出去13.jpg

 MP002-走出去10.jpg      MP002-走出去14.jpg

鐵道旅行          鐵道攝影與鐵道收音

與鐵道相關的旅行是      鐵道攝影可以說是一門專項嗜好,也

時下許多鐵道迷或非            可以說是鐵道迷的基本配備。

鐵道都能樂在其中的方式。  鐵道攝影的範疇大至火車與月台等

鐵道旅行的種類非常多元   硬體設備,小至車廂內的某些特定品項,

例如運轉( 搭火車前往各地) ,    只要與鐵道文化相關的事物,都可以入鏡,

或者沿線每站下車,都是         攝影是很好的入門方式。鐵道收音目前在

鐵道旅行方式中的基本款,         台灣還很新鮮,但日本鐵道收音已發展一 

其他常的鐵道旅行方式               段時日,鐵道收音的範圍自火車起動時的

還包括暴走(沿著鐵道               聲響到鐵道播音的內容都算,只要一台數音錄

以步行方式旅行)、                  音機即可,講究者會準備線性式數位錄音機, 

廢線跡調查、秘境車站               鄭銘彰建議鐵道迷新手們千萬不要做出超過

( 轉譯自日語「秘驛」,             自己負擔的「軍備競賽」式投資,

指的是位於山間平原,               對鐵道收音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

人跡罕至或難以到達的車站)         http://www.voiceblog.jp/ktkr/?il=10&io=0

、特殊車站( 位置或用途特          了解鐵道收音的訊息與技巧。

殊的車站,有時不提供常態

服務) 、路線探訪等。

如果搭配時刻表或特殊車站等

標的物,又可以變化出全然不同感覺的鐵道旅行。

 MP002-走出去11.jpg 

鐵道收藏與研究舉凡列車技術、建築技術、系統設計及路線規劃等都屬於鐵道研究的領域,屬於對專門知識要有一定程度的興趣,或者從中建立非常專業的學識及經驗,國內像是洪致文或蘇昭旭等人關於鐵道的著作即屬於此類,而對於鐵道研究到最後往往會進入更為專業及層級更高的領域,即交通運輸相關的研究,包括交通運輸政策等。

MP002-走出去15.jpg      MP002-走出去18.jpg     MP002-走出去16.bmp                     

 駛向浪漫神祕的東方異國歷史上東方快車的路線幾經轉折,大致不離以巴黎及伊斯坦堡為東西向起訖點,東方快車之所以得名在於以西方人觀點來看,通往近東及土耳其地區是往東方走。1883年10月4日首列東方快車自巴黎東站駛出,途經慕尼黑、維也納等地,抵達羅馬尼亞的久爾久,再轉輾以船運及接駁列車前往伊斯坦堡。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方快車皆停駛,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協議便是在由第2419號車廂改裝為福煦元帥辦公室的車廂裡簽訂的。

1930年代為東方快車營運全盛時期,同時有東方快車、辛普倫-東方快車( 經米蘭及威尼斯至的里雅斯特) 、及亞爾堡-東方快車( 經蘇黎世至布達佩斯) 同時運作,東方快車以提供卧舖及餐車,及舒適豪華的服務而聞名,皇親貴族乃至於富豪鉅賈無不以搭乘東方快車為傲。

二次世界大戰後受到其他交通工具發展影響,東方快車在營運上漸現疲態,收入已不敷支付老舊列車維修翻新,70年代後東方快車陸續停駛,1977年5月19日最後一班巴黎往伊斯坦堡列車抵站,正式宣告東方快車停駛。

無限延伸的頂級火車旅行今日仍有同名列車仍然由巴黎出發,經由斯特拉斯堡等地抵達布加勒斯特,但今日該線只抵達維也納。鐵道迷可以追蹤昔日東方快車的路線,自行搭乘巴黎-斯特拉斯堡、斯特拉斯堡-維也納、維也納-貝爾格勒、貝爾格勒-伊斯坦堡等列車路線,全程約60小時,車迷們或許可以旅程中意外發現過去東方快車時代的臥舖車及餐車。

受到東方快車影響,亦出現美洲東方快車( A m e r i c a n O r i e n tE x p r e s s )(及亞洲東方快車(Eastern and OrientalExpress)等強調豪華舒適火車旅遊的路線。1 9 8 8 年東方快車還飄洋過海前往日本, 慶祝日本富士電視台30週年紀念, 這列特別列車由巴黎里昂火車站出發, 行經德國、波蘭、蘇聯、中國及香港, 以日本東京為終點站, 火車在香港裝箱以船運前往日本下松港, 再駛進日本東京車站, 全程1 5 , 4 9 4公里,花費近三週時間行駛。

   MP002-走出去19.jpg

 

 

myplUs+加分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I於2000年10月開播的「CSI犯罪調查現場」系列影集,飛濺的血跡,紛亂的腳印,出膛的子彈,
血跡斑斑的字……誰才是真正的殺人兇手?
複雜的線索,就等你來抽絲剝繭!

myplUs+加分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部地區朋友期待一整年的2010台中國際旅展已經在4/23日早上十點由台中世貿中心董事長林柏榕及多位國內外受邀貴賓一起上台舉行開幕儀式,「無法撼動的最強旅展」第十屆台中國際旅展正式啟動。  

myplUs+加分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