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新光銀行宣布招考110位一般行員,除了新光銀行,華南銀行和陽信銀行也各自招考一百多位行員,到底銀行行員的工作內容是什麼?又該如何準備考試呢?mypluUs加分誌五月號為你提供了相關的訊息喔!
銀行考試 人才需求全方位
許多銀行近年因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加上銀行逾放比偏高之衝擊,開始轉型為金融控股公司,也就是母公司以金融為主導,透過控股方式經營多元化的金融機構,如銀行、票券、保險等。跟銀行過去傳統經營模式相比,如今的金控經營模式讓旗下金融企業處於對等關係,業務上也不至於產生利益衝突,還能強化公司內專業分工及經營效率,在管理及財務運用上更彈性化。而金融機構的整併發展趨勢,讓銀行、證券、保險間的業務區隔漸趨模糊,加上衍生性金融商品越來越多,金融機構所需求的人才也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
過去由於工作性質較為單純,大部份的從業人員僅須專精單一領域即可,但金控公司紛紛成立後,金融商品的整合銷售已成必然的發展趨勢,除了一般匯兌、存款等櫃檯業務外,目前國內的金控公司從業人員多得具備全方位的業務能力及商品交叉跨售的能力。走過去年景氣低谷的金融業,今年已經開始轉虧為盈,元氣慢慢恢復,不少金融機構因此開始釋出名額,大量招考新進行員,想報考的人得好好把握這一波難得的機會哦!
銀行招考分兩類 人才需求大不同
台大經濟研究所畢業的紀大偉,教授銀行考試及貨幣金融學已有多年經驗,曾是國內金控儲備幹部,持有美國特許財務分析師(CFA) 、美國風險管理師(FRM)證照,對金融產業可說研究深入。他提到目前銀行考型態大致可分成兩類:
第一類屬於高階儲備幹部招考
第二類則針對一般行員。
以第二類來說, 由於是基層人員,需求人數當然較多,考試資格至少大學以上,考試項目含面試加筆試各佔5 0 % 。一般來說, 筆試除了共同科目中英文約25題選擇題外,專業科目至少有三科必考,分別是會計學、票據法和貨幣銀行學,三科加起來約有80題。某些銀行可能會多考一科,但範圍不脫經濟學、銀行法、商事法、國貿理論或國際金融。
面試部分因為是大規模徵才,所以比較制式化,首先當然是自我介紹,之後視各人提供的履歷資料臨場發問。薪資待遇如果是大學畢業約在3萬2左右,研究所畢業可達4萬2左右,但如果光從固定薪資是看不出為何銀行業每次招考都吸引一堆人擠破頭,因為銀行還提供員工優惠利率行存,傳統行庫甚至可給到13%,另外銀行的年終獎金也一向比一般企業豐厚,去年景氣不佳的狀況下,某些銀行還能給到5個月的年終,景氣好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將所有的福利算進去,大學畢業生的年薪約可達60萬,研究所畢業可達70萬以上。
高階儲備幹部招考和一般行員考試模式差很大。首先學歷要求至少得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所以上畢業,英文或學業成績也要好,最好還能有社團幹部經驗,面試也不像基層招考一試定江山,平均3至5關面試。過關斬將之後,還得再密集訓練1到2年,歷經各部門實習了解銀行整體運作後才能正式上戰線,足見每家銀行對儲備幹部養成都寄予厚望。得通過這麼激烈的競爭才能得到工作,薪資待遇自然也比一般行員高出許多,以月薪計算來說,平均在5萬5到6萬5之間,如果是用年薪計算,保障至少65萬至70萬之間。
平時勤磨練 刁鑽問題不用怕
紀大偉建議想考基層行員者除自己熟看教科書外,其實可以考慮到補習班上課,透過他們多年教學經驗整理出來的教材及考古題,可以省去更多時間,也可以參考高考初甄考試的考題,因為題型類似,尤其是貨幣銀行學,加上都是選擇題型態,較容易複習。而且銀行考試不像一些國家考試那麼困難,認真花兩三個月時間準備其實就綽綽有餘。
至於儲備幹部考試準備就比較沒有規則可循,而且學經歷已經決定了第一關的結果,台青交或國外名校都是銀行徵選儲備幹部時最愛的選擇。此外面試的問題也是千奇百怪,讓人無從準備,例如曾有問題問如果把金字塔倒過來,底下放了一張紙張,有什麼方法把紙張拉出來而金字塔不會倒?像這類題目未必有標準答案,就算想不出正確答案,至少要讓面試主管知道你的邏輯推理和解決問題能力。平時也可多閱讀財經類報刊雜誌,了解最新的金融時事,對各類金融商品也要必備專業知識,這樣就算到時需要臨場應變也不擔心。
參考資訊
考試時間:視各家銀行而定
報考資格:櫃檯人員及外勤人員需求大學以上畢業,科系不限;其他類別如法務人員、會計人員則須大學以上相關科系畢業。
考試科目:
◎ 1.共同科目:國文及英文
2.專業科目:一般行員來說通常為會計學、貨幣銀行學、票據法三科,視各銀行不同可能增加其他科目。
資訊參考網址:公職王http://www.public.com.tw
台灣金融研訓院http://www.tabf.org.tw/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