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產業 是遊戲也是工作
昨非今是 危禁品晉升最夯娛樂品
「給我殺啊!給我打、向前衝衝衝︙,殲滅愈多敵人、闖下愈多關,就可以拿百萬、得大獎!」奇怪?這不是電玩廝殺時才會喊出的話嗎?想不到這會兒變成了賺錢養活自己的工具。還讓你可以臨場感受「槍在我們的『手上』,血不會流到胸腔」的快感。
輕鬆入袋賺百萬,這不可是詐騙集團的話術,而是近幾年夯到不行的「電玩產業」掏金計畫。對於五、六年級愛打動電動的朋友來說,童年時代打電動好比戒嚴時期的「危禁品」,被父母明言禁止不能接觸。長輩們也認為玩電動會誤了小孩的大好前途,不過如今風水輪流轉,昨是今非的電玩已變成昨非今是的熱門行業。
就電玩產業近年來職缺來看,根據1111人力銀行分析數據中發現, 在九十七至九十八年間,遊戲相關產業所需人才職缺明顯上升。整體成長數值將近上升了百分之七十九,也就是增加將近八成的電玩職缺工作,可謂萬行一片蕭條中獨家興起的當紅炸子雞。
金融海嘯吹不倒「玩」 出一片天!
隨著電腦及網路盛行,不只打電玩的籌碼從過去要花錢投幣變成了網路代碼、塑膠貨幣就能打通,就連父母的看法也跟著翻盤。加上政府策劃數位內容學院、大學教育體系也出現電玩設計系,希望招攬更多有志青年投入電玩產業。電玩業前途突然一片叫好,根本不受景氣好壞影響。就連金融風暴千行萬業如骨牌效應面臨經營危機的同時,唯一正襟為坐的就是「電玩業」。不但沒被這場風暴襲擊,上市上櫃股市直漲不落,還帶動宅經濟的產值。
這個號稱,翻遍三百六十五行靠「玩」起家的行業,到底有什麼迷人之處?全球電玩產值高達一百億美元,光台灣一年也有七十億產值,更讓新新人類如痴如狂,成為繼電子業後的另一個明星產業。
電玩業是真的讓你玩到底的工作?還是這一切都只是表象,其實操到爆?這行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甘苦?跟著進我們入電玩「遊樂場」來一探究竟吧!
電玩業YES OR NO
「I WANT TO NOBODY NOBODY BUT YOU⋯」,這句最近大家朗朗上口的歌詞實則道出主管內心OS。尤其當新人接二連三錯誤不斷時,恐怕對你說出 NOBODY NOBODY BUT YOU的人,不是甜蜜愛人,正是你的頂頭上司。這畫面可是一點都不浪漫喔,因為他已準備要你回家吃自己!
不過,如果來首YES”TODAY”的歌曲,將YES守則天天執行,對老闆主管說”YES, TODAY”, 讓他們對你有種非你不可的FU!那你就通過考驗,告別新鮮人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電玩業裡甚麼是YES,甚麼是NO!
YES
1.勇於提出自己意見、証明自己能力
透過大家集思廣義、結集眾人之智慧,為本產業保有競爭力因素。因此,當須要表達個人看法、任何建議時,千萬別客氣,不要畏首畏尾,大膽說出你的想法,別害怕發表個人意見。
2.配合專案合作、自律性強
電玩遊戲產業工作採不同專案方式進行,每人分配職務不同、工作繁重,所屬的工作人員必須自律、嚴格要求自己在規定時間內交出成果,才不會拖延他人的工作進度。
NO
1.可以宅心仁厚,但心胸、行為不要宅
宅男、宅女雖為多數從事理工工作人員的生活寫照,但真心奉勸有意從事電玩業的新鮮人,你大可宅心仁厚,不過,心胸、生活層面要寬,放大你的眼界、擴展你的生活,才能為遊戲內容注入新活血,否則宅到底的結果,只會「栽到底」。
2.不可工作、遊戲傻傻分不清楚
天真以為做電玩,可以一路玩到耍的心態不可有。工作歸工作、休閒遊戲要分清楚。別以為休息時玩電玩、工作時打遊戲,主管看不出來,小心摸魚摸到大白鯊。
3.切勿「單」打獨鬥、活在個人世界
電玩產業工作多屬於團隊合作,不能搞孤僻、獨來獨往。既使再怎麼不擅言語、內向害羞,還是得拿出你的真心和大夥交輩搏感情。不要一個人躲在角落各寫各的東西,否則再怎麼傑出的電玩人才,終究會被踢出門外。
4.中飽私囊、私下交易犯大忌
部分職務像是遊戲管理員具有管理道具、掌管帳號等權責。如果從事該職務,千萬不能私下和玩家進行交易或開放帳號等行為。因為這些動作不但不道德,還會涉及違法。
5.觀念別太固執、切勿堅持己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既使自己再天才也要尊重公司部門的決定,遵從前輩教導的話語。畢竟,一個吸引人的電玩遊戲,必須符合大眾口味,適度表達看法、依循團隊意見也是必要。不要單打獨鬥,否則前輩要溝通很多次,還會為大家帶來困擾。
過來人經驗談
施義輝
樂陞科技人力資源部資深經理
淡江大學企管系學士
雲科大企業管理所碩士
任職電玩產業人資部多年的樂陞科技資深經理施義輝指出, 由於電玩產業的蓬勃發展, 及國人在日韓國際電玩比賽屢獲佳績等種種跡象,可看出電玩產業前途是一片榮景。施經理建議年輕朋友還是得想清楚、了解自己想做什麼, 不要盲從只是因應流行而進入根本不愛的工作。大致來說, 從事電玩產業的員工必備特質為有主見、想法多、有創意,但切記不能過於活在自己虛擬的世界,行為過「宅」、過於獨行俠等固步自封的人格反而會落入孤芳自賞,產生無法與他人共事的問題出現。
面臨工作職場的激烈競爭,對於有意從事遊戲產業朋友, 建議可以從負責品管檢驗的QA著手。因為QA職務關係得了解各式遊戲、接觸層面廣, 有時企劃職務都是從QA慢慢培養訓練而成哦!還沒畢業的同學, 不妨可以從這職務開始做起。特別每年寒暑假許多電玩產業工作極缺工讀生做產品測試, 這時建議有興趣的民眾來應徵, 以增加日後從事本產業的機會。
既然有心進入電玩產業,至少也要做滿一至二年才能初步了解產業。因為通常一個專案從策劃到完成至少得花費一到二年時間。以人資經理角度建議新人,經驗都需要時間累積,滾石不生笞,不要因定性不夠、不符合期望當藉口離職。如果,離職是因為找到真正的興趣,這樣的探索期還可以接受。但最理想結果,還是希望大家選你所愛、愛你所選擇,和我們一起體會「人生如戲、遊戲人生」!